7月2日,廣東韶關南雄市湖口鎮湖口村,伴隨著嗡嗡的轟鳴聲,一架無人機盤旋農地上來回飛舞,僅僅用時20余分鐘,40畝水稻的噴藥工作就已完成,用時短、用藥少、噴灑均勻……技術人員又正將混配好的藥水放置在植保無人機上,無人機再次按照設定好的飛行航線和飛行高度,對早稻開展噴灑作業。
站在不遠處的農技員李遠富告訴筆者:“一噴兩防”是系統工程。通過噴施葉面肥(一噴),提高早稻結穗率,提高單產;施藥防病跟防蟲(二防),保障早稻不減產。
“植保無人機噴藥具有精準、高效、安全、環保、穿透力強等優勢,既省時省力、提升了效率,又減少了農藥用量,極大程度保障了農作物穩產增產。”供銷社主任邱萬鋒說道,為保證今年早稻糧食生產安全,供銷社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在全市開展社會化服務統防統治,對全市13個鎮(街道)4600畝受影響的早稻,免費進行“一噴兩防”綠色防控噴灑工作。
近年來,廣東韶關南雄市供銷社依托縣域助農綜合服務平臺,充分發揮供銷職能優勢,整合省供銷社直屬企業和涉農企事業單位資源,建立市鎮村三級服務體系,培育25個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,構建“平臺+供銷社+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的農業產業聯合發展模式,扎實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,實現全過程一體化“貼心”服務,激發現代農業發展新活力。
在全安鎮連片百畝農田,種糧大戶徐小明早早正在調度指揮服務團隊開展無人機噴藥施肥。據徐先生介紹,他是當地聯民農業合作社的一名社員,這片田地是他和4名其他社員共同承包的,算上這塊田,今年共承包農田940多畝,并把一些繁重、復雜的生產環節交給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完成。這樣徐先生省去不少人工和農資成本支出。
2021年底,南雄市成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,就水稻生產推出打田、插秧、育秧、病蟲害統防統治、肥料統配統施、收割及烘干等一系列“團隊式”“保姆式”的托管服務。現通過全程大型機械作業,使“單打獨斗”的農業生產變為規模化、集約化、機械化生產,促進當地水稻規模化耕作管理,提高生產效率,減少種植成本。
稻田病蟲害防治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。為幫助廣大農戶解決生產難題,市供銷社和市農業農村局及下轄企業嘉南公司,搭接廣東省農作物病蟲害實時監控預警測報系統平臺,為農戶提供數字化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。不僅讓農戶省時省力省錢,更能精準提高片區病蟲害統防統治,減輕廣大一線農戶勞作負擔,實現目標性增產增收。據統計,2022年上半年,為全市200余戶農戶提供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,服務水稻面積超5000畝,減少農戶農田病害損害近40余萬。
市供銷社還推廣使用“粵農服”平臺,實現“互聯網+農機農技”的智慧農機服務平臺,整合全市100余臺農機,開展公共型農業社會化服務,實現網上下單,農民足不出戶,獲得育秧、打田、插秧、施肥、飛防、收割、烘干、倉儲、收購等環節的全鏈條托管服務。隨著互聯網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“智慧”元素的廣泛應用,讓廣大農戶“零投入”享受高科技農業服務。
來源:人民日報客戶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