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30日,時隔近20個月,中國進口鉀肥聯合談判小組與國際鉀肥供應商白俄羅斯鉀肥公司(BPC)達成一致,約定新的標準氯化鉀進口價格為CFR220美元/噸,降幅70美元/噸,中農控股總經理王蓓代表公司參加了談判。
2020年,黑天鵝事件頻發,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,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擴散,導致全球肥料行業物流不暢,貿易受阻,產業鏈受到較大影響,下游悲觀情緒濃厚。作為全球鉀肥總消費量最大、進口量排名前三、自有產能排名第四的國家,中國在全球鉀肥產業鏈中的特殊地位顯得愈發重要。
通過此次長協談判的達成,中國攜手?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合作伙伴、全球鉀肥主要供應國——白俄羅斯,不僅保證了國內進口鉀資源的供應,更以“絲綢之路”為支點撬動全球鉀肥市場,向迷霧重重的市場釋放了一個清晰的信號,為提振市場信心、疏通產業鏈、恢復行業秩序、進而維護全球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中農控股作為國家農資流通骨干企業及中國最大的鉀肥進口企業,2019年國內鉀肥分銷447萬噸,占全國鉀肥消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;2019年凈進口氯化鉀298萬噸,占全國凈進口氯化鉀總量的36.88%。
作為聯合談判小組主談企業之一,2020年春節后,在供銷總社、供銷集團和中農集團的戰略部署下,中農控股積極推動進口鉀肥聯合談判啟動,千方百計克服疫情影響,通過電話溝通、視頻談判的方式積極推動談判進展,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和國內國際鉀肥市場變化,在國內港口庫存下滑至歷史低位的情況下,及時推動談判達成,再次確定了中國進口鉀肥“全球價格洼地”的地位,為在特殊時期保證國家進口鉀資源供應貢獻了自己的力量。